0%

小记-我的2016

今天是农历年前,在公司上班的最后一天。此刻,还是驻足回顾一下这一年的得与失,记录下自己的成长历程。

七月 - 离开

七月之前,我和好哥们一起,用纸箱将一大摞书从301实验室哼哧哼哧地抱回宿舍。仿佛此刻 我们的学生生活从此结束了。

明鑫、洪文、诗琦、阳阳、高爽、雪志、伟仔……我们在一起吃过最后一顿饭,诗琦就踏上了前往帝都的高铁。紧接着,我也收拾行李,来到了杭州。一个陌生的城市。

出了校门,看着火车窗外飞驰过的绿油油的树木,心中有些小忐忑,但更多的走向社会,步入实习的激动。我拖着大大的行李箱,在火热的骄阳下,寻找住所。

在杭州,公司人性化地分配了两周的免费酒店,两人一间。“当当当”,和我一起住的是来自华南理工的森雨,高高瘦瘦,背个吉他,是个地地道道的南方人。他是在移动开发的部门,也是个实习生,对android比较精通。我呢,喜爱java,一直学习后端开发这个方面。两周很快结束,我在公司附近,余杭区找了个房子,因为不太懂签协议,就租了一年,违约金竟然高达3个月。这样,我就被绑在的余杭区。

八月九月 - 新地方

进入公司,我发现,公司和我在学校里学习的那些还是有不少的出入,好在基础语言还是java,计算机基础我还是比较扎实。所以在实习的前两周,都是疯狂地学习各种中间件,什么HSF,TDDL,Tair,对着些,让我感受比较大的就是 知道了互联网公司是如何进行开发软件的,如何进行迭代和上线的。

其中,印象比较深的就是 关于事务的理解。之前在学校里感觉为了安全 把很多操作都写成事务,然而,在大型互联网公司,为了实现高并发,减少回滚用的不是事务,而是消息机制,比如说notify等。类似这种点,都让我豁然开朗,颇觉得有点意思~~

历史惊人的相似,和本科一样,我的研究生那些同学陆陆续续地都去了北京,只有极少数人在杭州实习,有的时候就在微信里和北京的同学瞎扯,交流下实习的感想。

时间飞逝。

九月 - 波折

因为我是18年春季毕业,所以说虽然转正答辩还可以,结局还是被HRG依照公司的规定撵走了。有些无奈。

就这样,我突然漂泊在了杭州。

两周后,网易打来电话,恭喜我可以去入职。于是我有辗转到了网易。

九月以后 - 渐稳

来到网易后,结识了更多的小伙伴,大都和我年龄差距不大,所以很有共同语言。一起吃饭 ,拍代码,加班,上线。

老大也会经常带我们出去吃大餐,各种美味,加上网易食堂伙食本来就很棒,关键是不要钱。于是,在接下来的几个月,我就胖了十来斤。

之前租的房子压在手里,只好硬着头皮住下去。所以,我每天6点半就起床坐公交,因为位置偏远,就连班车也不往这边开。大概九点钟可以赶到公司,吃完饭,就开始一天的忙碌。
晚上基本9点回去,到住的地方就10点半了。

每天早晨,尤其是大冬天,天气灰蒙,就得离开温暖的被窝,迎着冰冷的冬风,去公交站等车。睡意朦胧,不幸中的万幸就是,在311公交站旁,大概在6:50都会有一大帮小学生在那里等校车。叽叽喳喳的,家长在后面跟着,这些小学生有的拿着豆浆包子,有的叫着打着,哭闹着,为这这寒冷的早晨添加了不少欢喜。有时候,我就想,这么小的小孩都能起来,我也能起来啊,我也是从小学生过来的。

在网易的四个月,拍了不少代码,原来不懂得、不了解的也都逐步理解。上线也变得驾轻就熟。

一月 - 事故

接老大安排,做了年会投票、抽奖的系统。服务器需要提供650+的websocket的长连接。

年会当天,服务器在主持人呼吁大家开始绑定建立连接后,瞬间爆炸!很不幸,服务器崩了。我当着总监+全部门+外邀嘉宾,大概700+人,当场调试线上服务器代码。这中感觉也是没谁了~~

事后,既然发生了,老大顶着。我只能仔细分析原因,吃一堑长一智。对性能、压力测试这一块,还要仔细深入探究。

没弄崩过服务器,以后怎么做架构师?

不过,代价挺大。

尾声

这一年,从校园转变到社会,从学生转变到实习生。

这一年,没赚到什么钱,全交房租了~~,但是对于软件开发那点事儿知道了不少。

这一年,没什么功绩,但多了些经历。

希望来年会更好。

>
>
>
>

觉得不错?